长科议字〔2025〕14 号
孙忠林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第2025W24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长春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与宝贵意见,经过认真研究,我局认为此项提案切中长春实际,所提问题皆为长春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瓶颈,所提建议皆为务实可行的管用举措。
一、关于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与实惠激励的建议
市科技局积极为参与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企业提供政策优惠。2025年印发的《<关于科技创新推动长春 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中第十三条规定,“对企业以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最高给予5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已支持91家企业吸纳科技成果199项,有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
二、关于整合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技术合同认定工作的建议
市科技局积极整合多方力量,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9个技术合同登记点,为企业进行技术合同登记提供便利。2024年,市科技局实施长春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后补助计划,支持我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技术转移服务,向11家中介机构兑现后补助资金357.43万元。实施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后补助计划,支持引导在长高校院所就地转化科技成果,共支持15家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375万元,两个科技项目考核指标中均包含技术合同交易额数量,形成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发力,推进技术合同认定工作。整合重组吉林省科技大市场,加强技术转移和技术合同登记服务,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三、关于推广成果案例,培养企业自主申报习惯的建议
市科技局与省科技厅共同研究、制定提升全省和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措施办法,聘请省外专家对对纵向合同和500万元以上疑难合同进行会审,会审通过后,组织登记点进行认定登记,极大激发企业自主申报的积极性。
四、关于优化认定材料与流程要求的建议
为提高技术合同登记规范性,持续发挥吉林省科技大市场作用,组建工作小组深入科技企业摸排潜在技术需求,选派技术交易特派员深入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上门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服务,提高认定登记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关于强化监管与执法力度的建议
市科技局严把监管关,从技术合同认定到对申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后补助、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后补助的项目进行全流程把控,邀请财务专家对技术合同额数量、合法性进行审核,切实维护技术合同登记工作的权威性。每年按照国家和省厅要求,组织登记点,开展自查,不断规范技术合同认定重组管理,提高登记质量。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加强研究技术合同登记工作,推动相关政策支持落地落细,提高技术合同登记效率,规范技术合同登记流程,切实推动技术合同登记工作迈上新台阶,强化引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年7月8日
本条信息发布:初审:计明彤,复审:曾亚琼,终审:陈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