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科议字〔2025〕10 号
刘欣代表:
您在长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系统化、平台化、集约化”管理机制,推进我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建议》(第38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研推进我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给予的关注,提出的“加强宏观把控,根据教育、科技、人才三个体系一体化发展”等建议非常具体,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全面振兴的根本出路。今年市委、市政府以“新年第一会”的形式召开全市教育科技人才大会,发布《长春市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关于进一步激励人才引领支撑长春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科技创新推动长春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释放出只争朝夕抓创新、改革开路破瓶颈、凝心聚力促振兴的强烈信号,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金融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一是“5616”计划赋能发展全局。市委、市政府以开年“第一会”重塑教育、科技、人才、金融、产业“五位一体”发展格局,以实施“5616”科创计划统筹5个方面深度融合。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方面。充分发挥“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产教联合体”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净月低空经济人才示范基地和数字经济产才融合示范区、国家农高区高端农业人才引领区等“产教融合培养基地”加快建设;全国第一家由政府牵头实质性推进产教融合的国有企业“长春产教融合发展集团”已形成组建方案,稳步推进中;校企合作的汽车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完成验收工作,其他实训基地已进入设备入场阶段。在创新链、人才链融合方面。实施“大科学家计划”“长春英才支持计划”,推进“百万大学生来(留)长工程”,完善“人才激励、人才流动”机制,持续推进“人才新政3.0”和《长春市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来(留)长系列优惠政策》落地生根,构建立体的人才生态系统。在创新链、金融链融合方面。推出“政园银担”融资服务新模式,已在7个产业园区先行试点,对首批5户企业授信2253万元,对其中4户放款1130万元,为全市中小企业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融资新路径。在全市各方力量空前团结,迅速响应下,形成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2025年一季度,全市七大产业全面增长,装备产业、医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9.7%和15.8%;电子产业、材料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分别增长7.5%、7.4%、5.7%;汽车产业、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2%、0.1%,进一步增强了创新引领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创新治理体系彰显长春特色。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全市已构建起市委科技委统全局、科教产一体化专班统市直部门、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统高校院所、县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统17个作战单位的“四位一体”科技治理体系,有效清除体制机制卡点、疏通资源配置堵点,调动各方创新力量同题共答、各类创新主体各尽其能,协同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地校院企携手”的科创大格局,以符合市域实际的体系优势推动科教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三是核心创新指标实现全面提升。三年攻坚任务基本提前完成,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由2497家增至336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由1378户增至4598户(注册数突破80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由1037户增至2080户;万家企业法人中科技型企业数由102家增至160家;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数量由850项增至351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由44.28亿元增至183.15亿元;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数由345个增至480个;全社会研发投入由164.61亿元增至184.55亿元;规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由207.5亿元增至232.3亿元;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由5630件增至8464件;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404件增至3668件。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形成“长春模式”。推动“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一体化布局,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成果转化“四端支撑”模式。在供给端,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等政策引导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省实验室和在长高校院所面向市场需求产出高质量成果;在中间端,以概念验证、中试遴选、标志性成果产业化等政策畅通转化通道,加速成果落地;在需求端,通过“揭榜挂帅、企业吸纳成果后补助等政策壮大主体队伍、提高转化意愿和动力;在环境端,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等平台,建造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未来科创集团等载体,建立未来种子基金,建强技术经纪人、科创专员队伍,推动各类创新要素服务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创新。
五是标志性成果转化成效逐渐显现。我们通过无偿资助、基金投资、园区赋能等一套组合拳,支持了196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导生成了94户科技型企业,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逐渐显现。目前看,产值规模有望发展成为50亿元以上的企业3个,10亿元至50亿元的企业9个,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12个。
今后长春市科技局将继续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目标,以实施长春市“5616”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产学研、地校院企聚力攻坚,全面构建“研发-熟化-转化-孵化-成长”一体化创新生态体系,全力推进产业创新需求向攻关成果、攻关成果向中试成果、中试成果向产业化成果转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再次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欢迎您对长春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提出批评和建议。我们将积极采纳,抓实各项任务,把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
2025年7月8日
本条信息发布:初审:曲莉,复审:赵利,终审:王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