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科议字〔2025〕6号
民建长春市委员会:
贵单位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的建议》(第043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提升我市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给予的关注,提出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补齐长春市创新环境短板、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总量、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流人才环境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过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去年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化政产学研、地校院企聚力攻坚,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达到35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90%、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300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598户。今年1月6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开年“第一会”--全市教育科技人才大会,发布新年“第一文”--《长春市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关于科技创新推动长春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新的一年,市科技局将深入贯彻全市教育科技人才大会部署,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和成果转化主线,加强科教资源、企业需求、创新政策衔接联动,全力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开展三项行动。
一、政策惠企行动
聚焦主体培育,积极鼓励企业申报科技企业认定和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加大研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补助标准由3万元提高到首次认定最高10万元、重复认定最高5万元。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按其增量最高给予100万元。聚焦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吸纳转化科技成果,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企业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和“揭榜挂帅”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聚焦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一次性给予200万元补助。鼓励企业参与共建科技产业园,根据绩效连续三年每年最高给予300万元;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搭平台、引人才、增服务、强孵化。
二、生态育企行动
集聚人才要素,打通校企人才双向兼职渠道,选派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兼任企业“科创专员”、企业人才兼任高校院所“产业教授”,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集聚金融要素,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风险。发展股权融资,组建规模5亿元的三、四期未来种子基金,项目挖掘与投后赋能同步推进。发展债权融资,扩大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引导合作银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推行“企业创新积分制”,建立基于创新积分的企业信用新模式。集聚成果要素,建立科创平台+高校院所+产业链+创新企业合作机制,合力解决企业技术瓶颈。引导企业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成果中试基地等平台,构建熟化-转化-孵化创新链,使成果更好为企业所用或生成科技型企业。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改革,探索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基金+补助”等转化方式,提高企业吸纳成果意愿和动力。
三、服务暖企行动
做好项目实施的基础服务,市级科技计划早发指南、留足时间,重点研发计划聘请专家、辅导申报,部分科技计划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创新供需对接的增值服务,组建7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征集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家合伙人,培养高素质技术经纪人,举办高质量互动交流活动,助力企业找资源、投资找项目、中介找业务。整合创新资源的贴心服务,推动省市科技大市场常态化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登门入室做好对接服务。推动孵化器聚焦专业领域、搭专业平台、引专业人才,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最高给予50万元补助。实地辅导企业研发统计填报,聘请专家鉴定税务部门有异议的企业研发项目,助力企业更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着力提升未来科创集团、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等平台专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
再次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欢迎您对长春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提出批评和建议。我们将积极采纳,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提升科技企业创新活力,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025年6月13日
本条信息发布:初审:张超凡,复审:刘永学,终审:王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