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彧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春市委员会委员提案《关于发挥长春市高等教育优势助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建议》(2024W261)收悉,现答复如下:
长春市科技局非常感谢您对高等教育优势助推高科技产业发展给予的关注和在实际工作中做出的重要贡献,您的建议对助推我市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将我局相关工作情况向您做如下汇报。
近年来,长春市科技局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以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建机制、搭平台、聚人才、促转化,助力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聚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融合”,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2023年,科技成果本地转化2050项,增长141%;高新技术企业年度认定首次突破10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2022年增长193%;长春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上升4位,首次进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百强榜。
一是强化科技政策引领。先后发布《长春市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长春市科技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长春市产业教授选聘办法(试行)》等政策。起草制定《长春市关于支持在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措施》,在先前政策基础上,侧重于协同在长高校院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涉及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循环投入”、完善科研人员职称评定机制、鼓励高校院所师生在长创新创业、营造宽容失误科技创新环境等环节,加大对重大科研平台、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早期项目、未来产业项目支持力度。
二是聚焦体制机制创新。2023年8月15日,市科技局组织召开“政产学研协同 地校院企携手 创新引领长春振兴突破发展大会”,启动成立长春市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12所驻长重点高校院所为成员单位。长春市政府与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签署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助力长春振兴突破协议;长春市政府、相关高校院所、开发区三方签约共建首批科技产业园区(研究院)。建立厅市会商机制,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和汽车、光电、医药等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走上转化及产业化的“快车道”。
三是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与吉林大学合作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吉林大学每年投入1500万元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验证,长春市设立专项资金对成熟项目给予支持。2023年立项支持35个概念验证和中试项目,投入科技经费3190万元,其中23个项目落地转化,发挥了科技成果熟化模式示范效应。加快科技产业园建设,在首批共建的8个科技产业园中,光电信息产业园、芯光产业园、长智光谷产业园、吉诺贝尔科学家科创园、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等5个园区已投入运营,入园企业115家,转化科技成果183项,集聚科研人员1000余人。
四是发挥科技金融作用。按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市科技局依托政府引导基金“长兴基金”设立科创类母基金100亿元,2023年支持域内科创类项目20个、总投资约13.8亿元。组建未来科技创新集团,设立国有资本率先投入的未来种子基金,总规模10亿元,容错率50%,培育小企业、小项目长成“参天大树”。首期未来种子基金1亿元,收集项目226项,决策投资项目32项。基金投资模式得到了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广泛认可,极大激发了科学家、高校老师和创新团队的创新创业热情。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各行业高精尖人才发展支持力度,引导高端人才和产业发展“双促进”。2023年开展“产业教授”选派工作,从全市科技型企业中公开选聘一批科技创新、管理及创业人才,为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高校选派产业教授50名,推动产业教授所在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实施“科技人才”专项,支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应用技术类)、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应用技术类)、中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创新类、创业类)共计50项。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发挥政府部门职责作用,加快构建“政产学研”多元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环节衔接,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集聚,科技、产业、人才、金融等部门联动。继续实施各类科技计划专项,以科技项目为载体,汇集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力量,激发创新主体投身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着力破解技术难题,不断提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科技创新引领长春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