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65号提案的答复
长科议字〔2022〕15号
陈宁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突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特色优势,充分释放发展新动能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长春市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给予的关注和在实际工作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长春市科技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长春科技创新城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关于培育创新主体,提高源头创新水平的建议
我市积极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市科技局制定印发了《长春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完成备案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5家。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光机所联合建设的国家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已竣工并投入运营。吉林大学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长春光机所大口径空间光学载荷综合环模试验中心主要仪器设备已完成安装,基建大楼主体验收完毕。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空间光电探测与光信息传输”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方案已经通过科技部论证。东北地理所“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纳入中科院首批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组序列。东北师大“细胞和基因药物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疫苗与细胞治疗产品人源化动物模型评价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家药监局认定的重点实验室。这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源头创新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争创“国字号”,拟对新型研发机构择优给予支持,支持长春新区建设“环吉大双创生态圈”和“环中科院系双创生态圈”、北湖科学城等,提高源头创新水平。
二、关于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通创新活动痛点堵点的建议
市科技局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制定出台了《长春市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专项工作方案》,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成立长春市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聚我市智能装备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召开了长春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论坛。举办了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暨科技企业走进理工大学活动,企业提出技术需求,高校老师介绍科技成果,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长春红旗、智能装备、固态电池、数字经济等产学研联盟发展。市级科技发展计划明确提出以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申报的方式申报项目,让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通畅。
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大企大校大所在创新活动中的积极性,支持中车长客公司牵头组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加快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挥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
三、关于加强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建议
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于2022年4月成功获批,依托长春高新区和长春净月区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这对于我市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在长重点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建设吉林省合成橡胶中试中心、吉林省激光技术中试中心等,努力将中试基地打造成完善科研成果、服务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国家自创区建设,出台相关规划政策,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转型示范区。依托重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基地,使科技成果和产业化之间的环节更加畅通。
四、关于加强对口合作,提高制度创新水平的建议
市科技局深入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中俄科技合作园区积极推动与俄罗斯政府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实现一大批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工业、民用的先进技术成功引进,陆续组建中俄菌类资源保育和开发联合实验室、中俄稀土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等8个中外联合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中国—白俄罗斯政府间科技合作唯一战略基地—中白科技合作园区已经投入运营,举办了2021年中白科技交流会、“中俄院士共话未来”线上高端学术讲坛、“中俄科技创新年”系列活动等。深化津长、长杭对口合作,签署天津长春科技合作协议,多次组织学习考察团到杭州、天津等地开展交流对接,学习先进经验做法,组织有需求的本地企业参加吉浙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推进会,推动长春本地科技企业与天津、杭州科技企业开展合作。打造长春市津长双创服务中心,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加速企业成长为目标,建设成为集政务服务、双创成果展示、项目路演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化服务平台。
下一步,以长春中俄科技园、中白科技园为载体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以技术转移、资源互换、信息共享为基点,以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实用技术和顶尖人才。积极推进津长、长杭对口合作,对标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建设跨区域创新联合体,促进高校院所、企业、人才、技术的深入交流。
再次对您提出的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您经常对长春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提出意见与建议,以利于我们不断的改进工作,提高长春市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