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政府网 长春市政府网

要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冲天华跃巡天志——长光卫星的商业航天之路蹄疾步稳

时间:2025-01-24 11:29 来源:长春日报 索取号:
【字体: 打印
  一年来研制并发射各类商业卫星31颗,“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117颗;

 

  高分05B星成功入轨,“星载一体化”整星设计制造实现第四次技术飞跃;

 

  完成100千兆比特每秒星间高速激光通信试验,助力我国首次实现星间激光超高速通信业务化应用;

 

  ……

 

  刚刚过去的2024年,位于长春新区的独角兽企业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交出了夺目的成绩单。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商业航天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商业航天,并将其定义为新增长引擎。“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新增长引擎’,商业航天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定位进一步明晰,重要性进一步显现。”长光卫星董事长宣明介绍说,2024年企业在卫星研制、“吉林一号”星座部署和数据服务等方面取得系列亮眼成绩,极大革新与重塑了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整体格局,使商业航天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跃升 星座组网加速推进

 

  2024年9月,长光卫星完成6颗宽幅02系列卫星批量生产并成功发射入轨,助力“吉林一号”星座高分辨数据获取能力跨越式提升;

 

  2024年9月,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星座首颗微波遥感卫星——SAR01A星成功发射,有效保障了星座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

 

  2024年11月,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高分05B星成功发射入轨,标志着企业“星载一体化”整星设计制造技术实现了第四次技术飞跃,优于0.5米的超高分辨率再次创造了中国商业卫星的新纪录;

 

  ……

 

  “用‘跃升’一词形容过去一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再准确不过。”长光卫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宏光如是说。目前,“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117颗,作为我国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8至40次重访,具备全球一年覆盖6次、全国半月覆盖1次的能力,在遥感信息服务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并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

 

  突破 激光通信技术全链路贯通

 

  随着“吉林一号”星座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其产生的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

 

  “遥感卫星影像作为整个下游应用市场的重要数据源,传统的星地微波数传链路速度较慢,其有限的传输带宽已成为制约卫星海量数据下传的‘卡脖子’问题。”贾宏光向记者介绍道,针对这一堵点、难点,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研究,发现激光通信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安全性好等特点,成为海量数据超高速传输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2024年年初,长光卫星利用自研的“吉林一号”卫星及车载激光通信地面站,先后完成10千兆比特每秒星地激光通信及100千兆比特每秒星间高速激光通信试验,稳定建链期间通信误码率为零,并将星间传输的高分辨遥感影像进行了成功下传,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星间激光超高速通信业务化应用。

 

  “目前,我们已经完全掌握星地、星间激光高速通信技术,建立了空间高速激光数据传输网络试验系统,为构建天基/地基相融合的激光通信传输网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长光卫星技术人员表示,这将为我国星地通信体系从微波拓展至激光奠定坚实基础。

 

  延展 数据应用多点开花

 

  “吉林一号”的大规模组网促使全球对地观测进入“每日”时代,多元化的卫星应用场景进一步反哺火箭和卫星制造市场,充分拉动了商业航天产业链闭环。2024年9月,长光卫星发布了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依托于一张图产品,“吉林一号”已为农林、水利、环保、交通、金融、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14个领域开展150余个类别的精准服务,先后为17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高质量的遥感信息服务。截至目前,长光卫星累计服务用户超4万次,产业链带动下游企业数量超1200家。从“卖数据”到“卖服务”,再到“卖决策”,商业卫星的产业链下游已经由传统的数据生产、监测统计,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演进。“赋能引领、融合发展,我们将努力打造民族企业优质品牌。”宣明说。

 

  服务 助推商业航天信息惠及全球

 

  不同于传统航天科技的“高大上”,长光卫星面向“消费者”构建的多层次遥感产业版图已基本形成。

 

  2024年4月,长光卫星研发的国内首个“遥感+AI”App——“吉林一号网”重磅上线,内嵌2024年全国高清一张图,基于遥感AI大模型及海量遥感数据,全力打造“遥感+AI”硬核生产力。截至目前,“吉林一号网”注册用户已超13万人,切片影像数据在线调用次数破200亿次,高效赋能行业用户充分挖掘“吉林一号”数据潜在价值,推动航天信息产业“百花园”加速成长。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维持产业生命力的重要土壤。”宣明表示,从建产业到建生态,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长光卫星乃至中国商业航天保持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

 

  千百年前,古人仰望星空,对天地运转规律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渴望,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时至今日,“于指尖纵览天地之变换”正随着“吉林一号”星座的成长壮大逐渐变成现实。从顶层设计牵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条延伸、应用场景下沉、产业生态构筑等环节,长光卫星正奋力实现全链条推进、全场景突破,全面擘画遥感卫星应用新图景,助推国家航天事业加速腾飞。
 
本条信息发布,初审:曲莉,复审:赵利,终审:王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