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政府网 长春市政府网

要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向改革要动力 为创新添活力——长春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

时间:2024-12-26 13:52 来源:长春政事儿 索取号:
【字体: 打印
向改革要动力  为创新添活力 ——长春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
  冬日的长春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在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的催征号角中,这座城市处处涌动着改革创新的澎湃热潮。
  一家家科技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正酣,一个个创新项目加快推进、落地见效,一个个产业园区彰显着创新发展的力度与热度……
  长春要实现振兴突破,关键在科技创新。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满载运行试验;“吉林一号”创造超大幅宽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最轻重量世界纪录;12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首次进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百强城市……去年以来,我市重塑创新体制机制,一项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批批优秀人才扎根长春,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加速释放。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要健全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和产业一体化改革,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抓好“双城”建设,构建“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再向改革潮头立,会当水击三千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势如大潮奔涌,长春科技创新当何为?
  “把科技创新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大科技格局,贯通创新全链条,攻坚推动全要素科创资源集聚整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立足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市科技局局长于柏生的回答清晰明确。
  
  光华微电子,崭新的高新产品12英寸晶圆测试探针台

 

  以改革破题重塑创新体制机制
  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可以源源不断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深化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改革、抓好创新平台建设改革、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改革、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深化企业创新主体梯次培育改革、创新生态建设改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长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列出了六个方面37项改革任务的清单,进一步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改革。
  
  永固科技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导电胶和绝缘胶的科技研发
  去年以来,特别是市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成立后,我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创新体制机制,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一批优质成果加速落地转化,科技成果本地转化2050项、增长1.4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千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近两倍,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正不断完善。
  去年,我市与吉林大学共建概念验证中心,立项支持35个概念验证和中试项目3190万元,23个项目实现落地转化。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概念验证+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高校院所谋划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预计2026年,全市概念验证中心达到5个。”于柏生介绍。
  去年8月份,“政产学研协同 地校院企携手——创新引领长春振兴突破发展大会”召开,宣布组建长春未来科技创新集团,设立长春未来种子基金。基金首期基金1亿元,收集226个项目,审批通过30个项目。如今,一期种子基金投资项目已取得明显进展。
  目前,我市已组建规模1亿元的二期种子基金,域外科创团队来长转化意愿明显增强。三期种子基金也已经开始筹建,今年力争完成投资项目100项以上。
  改革“孜孜不倦”,发展“必有回响”。我市12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长春国家自创区、国家农高区加快建设,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长白山、三江、吉光3个省实验室挂牌运行。全市预计全年科技成果转化突破3000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3000户。
  
  禾芫科技孵化器的开放实验室内,研发人员一丝不苟地进行新产品研发工作
  以改革之力破堵点闯难关探新路
  长春科教资源富集,如何把长春科教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果?让改革蓝图变为美丽实景图?
  “围绕政产学研协同这一主题,抓住科技成果转化这一主线,着力破除产学研深度融合、‘四链’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制度障碍,加快构建同创新引领长春全面振兴突破相适应的创新体系。”于柏生表示。
  破堵点、闯难关、蹚新路,我市科技创新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封装车间生产线,工作人员巡查记录生产情况
  深化科技创新治理改革,构建大科技格局。发挥市委科技委、市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地校院企携手”机制,加强科技与教育、人才、金融、产业协调联动,着力构建科技策源、金融赋能、人才保障、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体系。
  深化创新平台建设改革,建设创新高地。建立以科技创新指标为主的考核体系,构建“国字号”牵引带动、省梯队跟进联动的创新平台体系,推动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协调推进汽车智能集成、半导体激光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长白山、三江、吉光3个省实验室建设。
  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改革,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设立长春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专项。全面布局和实施重点研发计划,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支持企业自主攻关或产学研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技术。加大力度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打破界限,“谁能干让谁干”,有效破解企业技术难题。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支持中试基地建设,全市中试基地力争到2026年达到40个;在校地共建科技产业园基础上,再建设一批企地共建科技产业园。整合省市科技大市场,做强做实长春未来科创集团。探索以科技创新工作完成情况为主的考核标准。鼓励和引导高校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实施“先投后股”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
  深化企业创新主体梯次培育改革,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建设,鼓励县(市)区、开发区根据产业布局促进专业型孵化载体发展。推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形成“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度培育体系,重点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科技领军企业,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最高给予10万元补助。
  深化创新生态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打造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快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工作,大力推进知识产权高效保护和运用。不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行“免申即享”,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
  
  长光卫星的生产车间内,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
  以改革之能激发科技创新澎湃动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为做好科技创新改革工作,我们牵头起草了《长春市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于柏生介绍,《实施方案》梳理了科技创新18个具体问题,研究提出了打通制约科技创新发展堵点的新机制、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新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金融、财政、国资委各自重点任务,协同作战,共同发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改革任务已经明确,如何保障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我们要坚持以创新精神抓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各项改革目标全部实现。”于柏生表示。
  
  长春圣博玛拥有现代化产品研发实验室及生产设备
  组织召开长春市教育科技人才金融产业大会,号召全市上下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省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校地合作,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不断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澎湃动力。
  打造一个政策体系,出台《关于科技创新推动长春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长春未来种子基金管理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推动科技政策从各管一段向构建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转变。
  实施“四个一”工程,即推动县(市)区成立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班、出台一个科技创新政策、建设一个科技创新产业园、设立一支科技创新投资基金,进一步发挥县(市)区的作用。
  打造科技资金矩阵,高效用好财政资金,完善投融资体系,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和决策机制,重点发挥好未来种子基金和长兴基金的作用,适时设立天使基金,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考评机制,切实提高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能。
  完善科技创新考核制度,将科技创新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全市高质量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坚持科学精准、正向激励、注重实效,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督导,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强化市区、部门高效协同配合,把科技创新改革任务抓实抓细。
不日新者必日退,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新征程上,长春将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把创新之势、改革之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本条信息发布初审:曲莉,复审:赵利,终审:王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