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政府网 长春市政府网

要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物联网监测站点:农业生产的“千里眼”和“听诊器”

时间:2018-11-26 09:34 来源:长春日报 索取号:E017201818007
【字体: 打印

  20日中午,双阳区奢岭街道爱国村现代有机农场办公室,农场负责人孙国中用手机查看温室内农作物情况。“现在光照数值过高,温湿度过低,我用软件已经把两组遮光板打开了,把所有风扇都关闭了。”孙国中说,他的2300平方米温室已实现了物联网智能监测,通过设备反馈的数据,能实时看到作物光照、土壤、温湿度等信息,并计算出作物需要的用水量及用肥量,精准设置每天浇水、施肥的时间和用量。更省心的是,通过360度摄像头拍摄的影像和监测设备收集的PH值等数据,可以预判作物病情,提前防治。

  物联网平台建设是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自2017年以来,我市已在榆树、农安、双阳等地试点建设大田、温室农业环境监测站50个。今年,我市又投入2700万元,建设物联网监测站点37个。各监测站由小型农业气象监测站、墒情传感器、苗情灾情摄像机、虫情测报仪、网络数字摄像机等设施组成,对农作物进行实时监测、远程诊断与管理。在得到数据、照片和视频后,由市级专家团队提供建议和指导,使经营主体在管理农作物时有了“千里眼”和“听诊器”,实现了远程可监控、可溯源的农业“种养加”新模式。

  据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于连军介绍,2019年至2020年,我市将在双阳区和九台区打造特色农业物联网小镇,建设农业监测站点60个、畜牧养殖智能管理监测站点20个、监测畜牧舍棚100栋、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园区监测站点5个、监测大棚100栋,实现远程喂食、进水与动物状态实时数据传输。同时,进一步开发农业物联网服务云平台,建设农业监控监测预警视频中心;建立农业专家资源库、农学知识库,使用户在云平台上即可向专家进行远程技术咨询;建立符合当地环境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流程,自动进行任务创建、指导农事与进度跟踪,经营主体可在手机上收到平台发布的任务指令,按要求进行农事操作。

  于连军介绍,与传统温室相比,物联网智能监测温室可节约管理资金50%,用水、施肥量降低10%以上。以信息采集和病虫害预警信息为例,每个监测站点每月需采集信息10次以上,按100个监测站点计算,每年可节省成本100多万元,可节约事业性支出4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