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吉林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在长白山宾馆召开,这次会议由吉林省政府组织召开,会议的目的是围绕加速推进我省规范化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研究部署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和GAP基地认证工作。陈晓光副省长、省人大刘淑莹副主任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科技厅卢连大厅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隋殿军局长、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专家组和省西洋参集团代表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和典型发言。长春市政府卢福建副秘书长、长春市科技局万载斌局长、翟述华副局长及有关处室同志参加了会议。
通过普及中药材GAP理念和示范基地建设,吉林省已形成了16个道地中药材品种、26个省级中药材GAP示范基地的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体系,示范区面积达到15万亩,辐射周边30万亩中药材实施规范化生产。在全国首批参与国家GAP认证的8个中药材基地中,吉林省人参、西洋参两个基地通过认证。吉林省把GAP基地建设与中药饮片的开发紧密结合,首批启动的龙胆等10个品种的中药材饮片的产品质量分析、质量标准及炮制工艺研究已完成,目前向国家药监局申报药材及饮片标准文号的工作进展顺利。
会议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加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与种质资源的开发;构建公共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平台,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创新和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加强示范引导,扩大国家认证GAP基地的数量;支持一批大中型中药材生产和饮片加工骨干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到2005年,全省通过GAP认证的基地要达到10—15个,到2007年,要有30种道地药材品种的GAP基地通过国家认证。并力争3-5年内使全省中药材、饮片及配方颗粒等产值达到80亿元,成为北方道地药材规范化原料生产加工基地。